浓浓的年味儿溢出来 巨龙舞起来 福字写起来 2024年01月24日  

  记者 泮巧露

  通讯员 张立元 葛利祥

  戴笔峰

  新春将至,迎新春系列活动轮番上演,滨江

  大街小巷的年味渐浓。

  文化惠民献礼新春

  1月20日上午,在长河历史文化街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新时代文明实践——2024春节系列文化惠民志愿活动拉开了帷幕。

  舞台上,一支充满现代科技味的《龙腾曜日》舞蹈与舞台下古老的非遗舞龙表演遥相呼应;街巷中烟火味满满的“槐花”集市与《江南槐市 诗书繁华》音诗画表演千年相遇。当天的活动以“新春送欢乐、文艺进万家”为主题,旨在推动文艺惠民提档升级,营造浓郁温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当天,2023年勇救一对年轻生命的75岁老党员、荣获“浙江好人”的章玉高,以及“书香家庭”“滨江工匠”“扫黄打非先进个人”代表也被请到现场,主办方为他们送上了新春大礼包。滨江礼遇先进典型的温暖之举,为热闹的新春增添了浓浓的情意。

  春节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是一个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盛会。现场,AI数智人还介绍了春节前后至元宵期间,省市区街社五级将在滨江推出100余项25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杭州市文联直属14个协会的文艺志愿服务队、区文联直属7个协会的文艺志愿服务队,共计21支队伍,将陆续来到滨江市民身边,送上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一系列惠民服务。

  魅力民俗解锁韵味

  古今交融的独特滨江韵味,在热气腾腾的新春氛围里不断发酵,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1月21日,长河老街开展了一场以“风雅梦华游,古风宋韵集”为主题的国潮游园会。借着龙年的热潮,市民沉浸式地参与了一场年轻化的古风游园活动,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年味。“我喜欢热闹,‘福禄寿喜财’五路福神惊喜现身,感到很振奋。”刚看完五路福神表演的市民李志意犹未尽,“过年了,感受到了满满的活力,相信会越来越好。”

  本周五(1月26日),“龙临古迹 寻宝西兴”西兴老街年俗文化节将超燃开市。活动中,不仅有竹编灯笼、盘纽扣、剪纸、编织挑花带等非遗展示,还特别邀请萧山花边(萧山珠绣)、棕编、古琴斫制、木工及传统家具修复等非遗项目,一同开展“萧滨一体化”文化联动。

  与此同时,随着“宋”福杭州年活动开启,“宋”福打卡也将面向市民开放。1月25日至2月24日期间,市民可以带上自己的印章护照在打卡点收集精美的“宋”福杭州年限定印章。滨江区共有7个打卡点,分别为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西兴古镇、长河老街、滨江银泰、浦沿渔码头、杭州书房嘻番图书馆、星光大道二期。

  “粥”到福到其乐“龙龙”

  欢欣游戏齐贺岁,其乐“龙龙”迎新春。在滨江各社区、各园区,也洋溢着“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节庆氛围。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天,在西兴街道西陵社区,一系列充满传统特色与年味的活动接踵而来,“粥”到“祝福”到、福气满满送春联、龙运年货、便民集市……吸引了市民热情参与,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时间未到,免费施粥摊位前已排起了长龙。每一位居民都喜笑颜开,等待着“粥”到福到。

  另一边,送春联也是不亦乐乎。拨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热情居民,映入眼帘的3位执笔者是来自三尚书画协会的书法爱好者。只见,红纸铺开,笔锋流转,才几秒的时间,一副对联赫然呈现。细看,每个字都入木三分,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一家老小过来逛逛,备一些年货。现在社区的活动真是太好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年货,不用大老远跑市场去了。”一位阿姨如是说道,手里还在不停地挑拣着摊位上的腊肉猪蹄,她身旁的小男孩笑嘻嘻地盯着,似是想到了餐桌上那盘奶奶烧好的粉蒸腊肉,香味扑鼻而来。

  “快递小哥,您的腊八粥已送达!”浦沿街道火炬产业社区工作人员将刚出炉的腊八粥送到辖区企业顺丰快递驿站的快递小哥和高新后勤的物业员工手中,让他们在寒冷冬天感受到社区“炬”暖心的服务温度。

  近日,浦沿街道东信社区则以“潮聚邻里情,龙舞东信春”为主题,在钱塘江畔以“江”为幕、以“潮”为情开展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迎新春群众文艺汇演。现场,社区老年大学师生书写“福”字和春联,来自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国际交流学院的外籍留学生也积极融入其中,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居民们也在墨香中感受日渐浓郁的年味。

  昨天(1月23日)的聚光中心,热闹非凡,各色极具市井烟火气的摊位组成的“年货集市”火热开市。聚光市集不仅有童年记忆中的美“味”各式小吃,还有各种年“胃”年货,吸引了“打工人”争相打卡,一秒穿越回小时候记忆中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