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雅 通讯员 石洪 尹媛 王佳悦 张彩莲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和一种文化传承,如今,也是一种新仪式感、一种“新中式”体验。
包粽子、做香囊、划龙舟……节日仪式感拉满
卷粽叶、填糯米、装馅料、压紧实、缠细绳……动作一气呵成,一个饱满结实的粽子就包好了。现场,不乏经验丰富的“老手”向“新手”传授粽子的包法和技巧,居民们打成一片、热闹非凡。
在滨江各个社区,这样热闹腾腾的场面不约而同上演。
在西兴街道滨和社区,为人才公寓住户的父母准备了手工粽子DIY活动,让青年更有归属感。再比如,长河街道星光产业社区请来了杭州网红“馒头外婆”,带领社区的青年企业员工传承传统包粽子技能。浦沿街道东信社区则干脆举办了“包粽子大赛”,每位参赛者拥有5分钟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参赛者可充分发挥包粽子技巧,尽可能多地完成粽子制作。比赛结束后将根据参赛者所包粽子的数量及美观度进行评比,并颁发相应奖品。
端午节是一个糯米甘甜与艾草清香交织在一起的节日。除了包粽子,艾草的“N种用法”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西兴街道奥体社区请来志愿者老师,教大家通过“剪”“折”“束”等方式,制作出一束束精美的艾草花环。长河街道天官社区主打香囊制作,放艾草、固流苏、制香囊、穿针引线,大家一边探讨香囊的式样、针法,一边享受手作之乐。浦沿街道滨盛社区开展艾草锤DIY活动,过节和养生两无误。
与此同时,西兴街道金东方社区开展亲子定向赛活动,孩子们用沙包投掷的形式“射五毒”,以此寓意驱除疾病厄运、保佑健康平安。中国动漫博物馆则推出应时循节漫学非遗活动,让孩子们一边学习端午节传统习俗,一边大展身手制作黏土手工画。
不得不提的还有赛龙舟。今年,冠山社区受邀参加2024第一届白马湖水上运动邀请赛暨2024中国名校水上运动公开赛热身赛,社区党员,优秀退役军人,青年社工组成龙舟队代表社区参赛。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龙舟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点,选手们奋力划桨,带起水花四溅,鼓声铿锵有力,岸上加油声起,众人一心口号划一,争先恐后冲向终点……这是端午不可或缺的仪式感,也是独属于端午的热血回忆。
老街、古镇、商圈……文旅热度攀升
节假日是拉动文旅热度好机会。如何在众多选项中脱颖而出吸引游客,各地大显身手。
长河老街依旧是“整活”小能手,今年宋韵文化体验馆推出当下热门的“簪花”非遗体验,让滨江市民不去泉州也可以“get”簪花趣味。长河槐市已经是老街的“招牌”之一,每逢节日都会推出限定集市,今年端午一如既往有文创、美食、手作等好玩好逛的摊位。粽子风铃DIY别出心裁,寓意风起铃响、除病消灾。槐树祈福是今年端午的大热项目,临近考试时间,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带着临考的考生在百年槐树下打卡祈福,许愿金榜题名。
西兴古镇上,许多网友发出了“免费领护照+盖章”的攻略帖,趁着端午游玩顺便打卡的人不在少数。网友“桥豆麻得”说:“看到西兴也有免费章,这不就在附近嘛,于是假期第一天出门打卡。”从湖北特地过来的“超级平凡一女子”则附上了她的感受:“小镇很安静,走累了找家咖啡店放空非常舒服,很适合附近打工人抽空过来回血,有种大隐于市的感觉,拍照也很有氛围感。”立志于走遍杭州博物馆的“小贱看世界”冲着西兴过塘行码头专题陈列馆去的,结果无意间发现可以免费领“护照”和盖章,惊喜之余拍照留念分享。
商圈方面,宝龙城年中庆刚好遇上端午,开启“熟人节”。通过市集、露营、骑行、宠物、咖啡、干饭等各种放松元素,让“i人”和“e人”,都变成熟人。星光大道“会飞的粽子”吸引眼球,云上城积分兑换或是任意消费,便可参与游戏,用弹弓射击礼品,打中即可领取相应礼物,吸引路人纷纷参与尝试。
据移动信令数据显示,端午期间滨江区共接待游客26.11万人次,省外游客占到46.53%,比2023年同期增长6.2个百分点。过夜游比重占到41.33%,同比增长3.86个百分点。
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活力的窗口,端午节显示出了入夏般的热度。紧随其来的暑期或将开启新一波的消费热潮,叠加“BINGO滨购”等相关促销费政策支持,假日消费经济将展示更大的潜力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