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即日起,本报推出《周三查餐厅》栏目,联合区市监局等相关执法部门,走进区内热门、网红餐饮店家,聚焦大家关注的各种食品安全领域,共同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如果读者希望记者查哪一家餐厅,可以在滨江发布APP上留言。
记者 张婷婷 通讯员 周海江 丁朝辉 陈杰
“现在总是点外卖,拿到手就是成品,也不晓得吃得安不安全?”
“销量高的商家,食品安全应该是好的吧?”
“网红店看着蛮受欢迎,能不能放心吃?”
……
在忙碌的今天,点外卖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消费习惯。外卖平台商家月销量至多能达到上万单,那么这些外卖商家的后厨卫生情况到底如何?本期,本报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兴所,抽取了辖区范围内3家外卖销量较高的餐饮单位,开展现场检查。
这三家餐饮店分别为“疆小主炒米粉店”“江川右粥店”和“杨国福麻辣烫”,那么检查结果如何呢?
疆小主炒米粉:脏乱差,停业整顿
检查的第一站来到了疆小主炒米粉店。
记者注意到,外卖平台上显示,该商家月销量达到4000单以上,评价达到4.8分,简介中写着“为你提供‘地道、精致、卫生、实惠’的炒米粉”。
走进店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堆放得满满当当的架子,物品堆放杂乱,架子顶层已经积了不少的灰。
区市监局执法人员首先检查了该店铺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和工作人员健康证,证照齐全且都上墙公示。
但执法人员随后发现,该店屋顶的管道、线路直接裸露在外,而下方就是食品操作区和准备区。在食品准备的区域,米粉已经提前装进餐盒中,餐盒堆了四层,且都是敞开堆放,上层盒子的底部和下层的米粉直接接触,很不卫生。同时,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食品,但并未按照规定佩戴口罩和手套。
打开该商家外卖平台的明厨亮灶页面,视频画面无法正常播放,客户无法查看该商家的操作区域。
执法人员对该商家不规范的操作做出了现场指导。“这一家的环境可以说是脏、乱、差,我们当场责令其改正,同时拟对其立案调查处理。”
江川右粥店:卫生稍差,责令整改
“养生当道”的今天,喝粥是不少人的点餐首选。检查的第二站,是江川右粥店。平台显示,该店铺的月销量达到了5000单以上。
现场,店铺的卫生较为规范,食品、操作用具、打包用具等物品摆放较为整齐。但记者发现,该店铺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按照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外卖平台的明厨亮灶摄像头对准的是打包区域,而非规定的食品加工区域。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指出,操作区地面铺设纸板,未使用消毒柜、垃圾桶未加盖等现象,不符合相关要求,并作出勤清洗、勤清理等建议。同时,待送出的外卖并未按照规定使用外卖封签。
执法人员还一一检查了操作人员和健康证是否对应。检查发现,有两名员工只有电子健康证,并未上墙公示。其中一名操作人员无法出示健康证。记者后续了解到,该名操作人员的健康证已过期,正重新补办中。
现场,区市监局工作人员对违规现象做出整改指导,并开具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后续实行简案快办程序,作出相应处罚。
杨国福麻辣烫:卫生良好,操作规范
麻辣烫是不少年轻人喂饱“馋虫”的首选。检查的第三站,来到的就是许多人很熟悉的“杨国福麻辣烫”,平台显示,该商家月销量达到6000单以上。
该店铺不仅做外卖生意,也有堂食。现场麻辣烫的食材摆放整齐,看起来干净卫生。正是饭点,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挑拣食材。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均佩戴了一次性手套。
执法人员边检查边问:“你们的食材如果卖不完的话是怎么处理的?”
工作人员介绍:“生鲜食材保存是24小时的周期,白天放出来的食材,到了晚上我们就不大批量加货了,卖完为止。卖不完的生鲜食材,我们就倒掉了。”
走进厨房,操作人员正在烹煮麻辣烫,均为分开单独烹煮。操作台干净整洁,垃圾桶均有盖子。
现场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该商家上墙公示的仅有营业执照。店主解释,食品经营许可证仅有电子版,并且进行了出示。每个工作人员的健康证齐全,但是并没有上墙公示。执法人员作出了上墙公示的指导意见。
“这一家卫生情况较为良好,工作人员口罩都佩戴了,操作也比较规范。”执法人员介绍,“针对前两家的问题,我们后续将跟进监督,加强管理,督促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