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意 吴瑾熠 泮巧露
每年的滨江两会,总会有不少热词、新词进入公众视野。
像今年热议的“AI科创”“人文经济”“‘青’爱的城”等,有的是首次出现,还有的则是长期备受关注,它们既成为时代发展的风向标,也刻画出未来滨江的模样。
让我们从“两会热词”出发,向着美好奋进!
— 热词 —
AI科创
滨江必将走在AI浪潮前沿
“我是一名来自企业的区人大代表,在参加今年滨江两会过程中,格外关注科技创新等方面等话题。”作为杭州爱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科科技”)总经理,方云科对“源头创新”“科技力量”“人工智能”等关键词尤为关注。
在谈及当前较火的AI赛道时,他表示:“人工智能赋予了所有企业一次重新起跑的机会。”在新起点上,企业应该明确发展方向,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方云科说,爱科科技多年前就有一个自建的内部系统,其中积累了大量员工与供应商的数据。过去,这个系统只能在查询信息上发挥作用,而如今有了AI技术加持,该系统已经可以提供数据分析等功能,帮助公司管理层在处理业务等方面作出更全面科学的决策。“除了在数据分析上,在算法方面,AI也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他坦言,过去需要大量研发投入,而今借助AI力量,投入的钱更少了,但产出的能效却提升了。
“我们滨江高新技术企业多,AI的发展就是科技的创新。”他表示,作为与科技高度关联的城区,滨江必然要走在AI浪潮的前沿。
“首先在政府层面,我建议可以考虑对AI产业给予更多关注和政策倾斜,并组织一些大型企业率先在AI赛道上进行一些基础积累。其次对于科技型企业自身来说,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做好企业内部数据存储,再结合飞速发展的AI技术,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方云科说道。
在高新区(滨江),AI产业一向是重点关注的未来产业之一。这也是区政协委员、中科加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加禾”)副总裁周明耀的深耕领域。
“当前正值我区人工智能企业蓬勃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小型科技公司正在成为滨江持续孵化人工智能小巨人企业的关键基石,中科加禾就是其中一员。”周明耀感慨地说。他说,中科加禾起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处理器芯片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填补国产人工智能芯片的软件栈技术不足。“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滨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在滨江发展。”他说。
从2024年8月落地滨江至今,中科加禾就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将各类模型适配到国产AI芯片,最大程度释放国产AI芯片能力和补齐工具链。周明耀介绍,目前已经发布多款产品,与国内包括芯片、服务器、解决方案头部厂商在内的产业链伙伴形成战略合作。
聚焦本次两会,基于自身研发领域,周明耀表示,相比于大参数模型高昂的训练成本和推理费用,小参数模型的开发成本极低。“我建议,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针对小参数模型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同时,完善算力基础设施、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技术研发与创新以及开源社区建设,并开展一批应用示范项目。”他说道。
“我们中科加禾致力于成为国产AI芯片的最强基础软件提供商,愿意为滨江小参数模型在国产AI芯片上的快速落地贡献力量。”周明耀对AI产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 热词 —
人文经济
打造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滨江范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有一块提到了‘彰显互融共生文化魅力’,让我想到滨江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核,人文与经济可以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区人大代表、滨江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张翼文说道。
“滨江是有文化的地方,不管是白马湖越文化考古,还是当前‘西兴韵’‘长河头’‘浦沿潮’品牌打造,都是滨江的人文底蕴。”在他看来,如今在滨江,实现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路径已然非常清晰,“比如白马湖湖畔运动营地与网易三期总部比邻而建,是空间布局上的‘共融’,网络文学、电子竞技等数字文化产业与传统越文化保护并重,是产业培育上的‘共创’。”
作为一名文化教育工作者,张翼文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人文经济的触角也能伸到滨江的中小学里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举办大视听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是否也可以将这些活动嵌入中小学研学课程,让我们的孩子更多接触到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在未来成为既懂技术又有人文素养的‘新文创人才’。”他说。
“在滨江,千年历史赋予了这片土地发展的底气,也汇聚了无数企业来此创业创新,经济发展蓬勃向上。”他说,创新之城既有科技的锐度,自然也要有文化的温度。“比如将白马湖越文化考古成果通过VR、AR技术呈现,联合网易等滨江企业开发互动产品,让文化‘活起来’,是否也是一种发展人文经济的有益尝试?”他如是说。
区政协委员、杭州玄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玄机科技”)总经理、区网联会会长魏本娜,同样对这一话题高度关注。“2005年,我来到滨江。20年来,玄机科技逐渐成长为行业龙头,而滨江也从‘初出茅庐’的‘新区’,升级到整个杭州乃至全国的动漫热土。”她说。
回忆当初,魏本娜说,选择落户滨江,就是看中了滨江支持动漫产业的政策。在她看来,更难能可贵的是,滨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
“特别是中国动漫博物馆、中国网络作家村等落成,真正把它们打造成了全国的动漫新地标。”魏本娜说,滨江的政策支持、生态集聚和优秀的人才储备,也为滨产动画提供了丰沃的生长土壤。从原始的政策扶持,到各项配套服务的招商引资,滨江打通动漫生态圈,吸引了更多动漫行业的“金凤凰”落地筑巢。
如今,让她感触最多的还是白马湖区块的变迁。“每年中国国际动漫节,我们都会来这里,承载了很多记忆。”在她看来,这片沃土大有潜力可为。譬如,可依托白马湖湿地公园的优美环境,以经典动漫IP为纽带,构建沉浸式动漫主题街等,让动漫文化更休闲,也更触及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同时,通过丰富和提升商业配套措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这体验特色文化。“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文化企业落户滨江,从这里出发,奔向属于自己的蓝海。”魏本娜说。
— 热词 —
“青”爱的城
青年在滨江一定能“更有为”
作为深受青年喜爱的城区,滨江究竟有哪些特质?区人大代表、杭州华星创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东成用三个词概括其当下的感受——创新、担当、靓丽。
2019年,他初到钱塘江南岸生活、工作,短短五年期间,滨江发生了不少大事:“大莲花”里举办了备受瞩目的亚运会,沿江大道的靓丽风景、高新企业火出了圈,“国际滨”成为杭州的标志名片……
“作为一名新滨江人,看着滨江城市建设已经焕然一新,交通更加便捷,特别是作为一座青年友好的城市,滨江在帮助、引导、成就青年创业,和在为年轻人提供便利居住空间、消费娱乐场所做出了突出贡献,我深受鼓舞,倍感骄傲。”他说道。
城市读懂青年,青年拥抱城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自然离不开青年。朱东成认为,应该将更多目光聚焦在青年人才培养上。“青年是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积蓄城市发展后劲的生力军,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年轻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人才落地生根滨江提供更优的服务和政策。同时,为年轻人提供更时尚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人能吃在滨江、玩在滨江、住在滨江,更好地留在滨江。”
“在滨江这方创新沃土上,越来越多青年人才竞相逐梦、成就未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汇聚如此,和这座年轻的城区实现‘双向奔赴’。”朱东成说道。
在区政协委员、杭州壹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西戏·XIXILIVE空间艺术CEO董云衍看来,年轻活力开放的氛围是创新性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滨江就是这样一座开放包容、充满朝气的城区。
“2020年,我们选择来到滨江,就是看中了这里的独特气质。”董云衍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2020年和2025年,西戏组织了两场素人剧场演出——《你好,滨江》和《你好,“青”爱的城》,每次招募100个在滨江生活工作的普通人,邀请他们站上舞台演绎他们与滨江的故事,呈现最真实的滨江青年力量。
“其中有一个素人演员,她是一位急诊医生,工作很忙也很难得有休息,但她很期待演出,她说不需要刻意迎合表现,只需要展现自我,很高兴能有这样的舞台。”董云衍坦言,素人剧场策划的初衷便是为普通人提供一个暂时脱离现实生活,达成与梦想接洽通的机会。
青年不仅是滨江的现在,更是滨江的未来。在董云衍看来,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集成,文化艺术繁荣与天堂硅谷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多维度、相互渗透的动态过程。
“我希望政府能够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公共艺术装置、街头表演、社区壁画等,增强城市的文化氛围。同时,鼓励科技公司设立驻场艺术家项目,如微软与西雅图艺术实验室合作,将AI技术用于音乐、戏剧创作,提升企业创新形象。”她说,科技与文化互促发展,相信能够吸引更多创新人才扎根滨江,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青”爱的城。